从“聪明”到“智慧” 全球智慧城市共享样板方案

2020-07-13

       疫情之下,全球智慧城市应用大放异彩的同时,也面临新考验。11日于上海闭幕的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上,来自全球的智慧城市“样板间”汇集,共同探讨智慧城市未来目标与蓝图。

       初级阶段的智慧城市建设,还只是简单汇集各个应用、各种技术的“小聪明”,如何才能向更高层面的泛在化、融合化“大智慧”前进?大会上,世界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设者分享了各自经验与展望。

4.jpg

       “我们必须问自己,智能城市将走向何方?疫情得以控制后,我们是会回到污染程度高、气候变化大的老路上,还是能找到新的社会转型可能?”曼彻斯特大学城市弹性与能源合作实验室联合主任乔·拉维茨表示,疫情中不少智能应用有效提升了效率,但是单纯依靠技术上的智能,并不能根本避免城市中出现的贫富差距大、公共服务不完善等问题。

          “一座智慧而又包容的城市,才是充满机遇的空间。”拉维茨说,以城市中的垃圾处理为例,简单的智能系统可以提升垃圾处理效率,但却不能有效推动人们减少垃圾排放。而智慧的系统,应当完全考虑到社区文化和家庭烹饪方式,从点滴视角思考并互相关联,最终形成一座反应敏捷、富有韧性的城市。

7.jpg

       有专家提出,除了将最前沿的科技应用在人们的生活中,在设计智慧城市时“以人为本”的理念同样重要。

       新加坡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理事、ADDO AI首席执行官阿伊莎·卡纳说,新加坡提出要从以技术为核心的智慧城市概念转向一个更大的概念——智慧国家,不再聚焦于具体技术,而是以公民为核心。

        “新加坡是全世界老龄化速度第三快的国家,照顾好老年人是新加坡的头等大事。”卡纳说,设计智慧城市方案应当对老年人更友好,目前几乎所有新加坡建屋发展局承建的房屋都在铺设智能家居系统,包括接触传感器、动作传感器和紧急按钮等,确保老人在家中的安全。此外,还需要在设计环境时确保老人不觉孤单,让老人院与游乐场、幼儿园、大学等其他设施建在一起。

8.jpg

       更泛在的智慧,要求城市建设者打破不同领域数据和应用之间的鸿沟。麻省理工学院可持续城市中心执行主任谭征桢认为,在同时建设实体城市和数字城市的时代,企业与公共机构的密切合作比以往更加重要。公共服务和私人服务之间的界限将逐渐模糊,不同部门、不同行业的界限也会被打破。

        巨匠智慧城市认为:建设智慧城市要有大局观,智慧城市顶层设计,要从各行各业入手,打破数据孤岛。综合最全面、准确的数据,通过IOT、5G、GIS、BIM、大数据等技术基础,运用AI智慧大脑运行,打造智慧城市可视化展示平台。

9.jpg


       (来源:巨匠智慧城市)